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:
13920121912
地址:天津市河东区红星大厦3号楼107室 联系人:宋经理 手机:13920121912 邮箱:839141762@qq.com
地址:天津市河东区红星大厦3号楼107室 联系人:宋经理 手机:13920121912 邮箱:839141762@qq.com
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城市综合管廊打造****综合管廊建设的示范区
发布人:system 发布日期:2017-12-10 09-44-18

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约22公里。一期建设“二横三纵”,总长度约12公里,包括政通西路、勤政西路、勤政东路等10条道路。行政办公区核心区**智能配网配置巡检机器人、消防机器人,覆盖整条隧道,实现不间断地反复巡检,采集、分析数据,预判设备不良工况,及时发现隐患,对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环境的智能监测。行政办公区核心区地下车位共6321个。按照***预留充电条件,一期按照20%车位布设充电设施。今年建成快充桩116台、慢充桩1146台。其中快充桩采用小型化、矮型化设计,减少车位场地空间占用。慢充桩采用壁挂式安装,同样体型小巧,具备自动收线功能,便于电缆管理,**拉伸长度达到5米。
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了BIM信息化管理手段,利用BIM的建筑数字模型,从项目一开始,就把所有的地上拆迁信息、地下的管线的信息,进行模拟,整合现场施工平面布置,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推进现场实际施工的工筹安排。其次在施工之前,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合作,利用BIM管理手段进行可视化碰撞模拟实验,以**限度地减少未来施工时的二次拆改。
利用此项技术,未来管廊工程完工以后,这些数据还将提供给运营方,帮助运营方通过三维可视化的直观效果快速检索相应信息。同时,随着后期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,还可以与智慧城市的管理系统相结合,通过设置一些传感器,将运营数据通过GIS平台有效传递至城市管控中心,不仅实现应急响应智能化等,还能实现节能控制及智能巡检,减少综合管廊运维管理过程中的人工参与,降低综合管廊运维成本,提高运管效率。
一期工程中,有3条管廊采用箱涵顶进工法。6标段工程计划16日开始进行这项*关键的工序。行政办公区综合管廊建成后,着力打造****综合管廊建设的示范区,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命线工程。管廊内布置给水、再生水、热力、燃气、信息(含有线电视)、电力、真空垃圾等市政管道,共纳入8大类18种管线。建设具有**先进水平的"智慧"综合管廊,为行政办公区提供***可靠、集约的市政公共网络。
1标段将于本月底完成主管廊结构工程,2标段上穿地铁工程开始箱涵顶进施工,3标段南区 完成封顶。作为目前国内综合性*强的3层多舱结构的4标段,将建设“观光示范段”,具有科普参观展示功能。
上一篇:地铁4号线北段启动勘探施工